科学睡眠与健康作息
睡眠是人体进行修复、巩固记忆和调节代谢的关键生理过程,保证优质睡眠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。成年人每晚通常需要7至9小时的规律睡眠,但时长并非唯一标准,深度睡眠的质量更为关键。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是基础:卧室应保持黑暗、安静且凉爽(约18-22℃),使用遮光窗帘、耳塞或白噪音机有助于此。床垫和枕头应提供足够的支撑,确保脊柱呈自然直线。建立稳定的作息节律,尽量每天(包括周末)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,这有助于稳定生物钟。睡前1小时应进入“放松模式”,避免使用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,其发出的蓝光会显著抑制褪黑素分泌;取而代之的可以是阅读、冥想或听轻柔音乐。晚餐不宜过饱,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、尼古丁和酒精,它们会严重干扰睡眠结构。规律的体育锻炼能提升睡眠质量,但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。若躺下20分钟后仍无睡意,应起身离开卧室进行放松活动,待有困意再返回,以减少焦虑感。将睡眠视为健康的优先事项,是对自身最好的投资。